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命令英伟达(Nvidia)将为特斯拉预留的数千块人工智能芯片运送给X和xAI

2024-08-16 20:15来源:本站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获得的英伟达内部流传的电子邮件显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告诉这家芯片制造商,要优先向X和xAI发货,而不是向特斯拉发货。

  马斯克曾表示,他可以将特斯拉发展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主要参与者,该公司正在英伟达的人工智能处理器上投入巨资。

  通过命令英伟达让X排在特斯拉前面,马斯克将特斯拉收到的价值超过5亿美元的处理器推迟了几个月。

  在本文中

  改良式戏剧活动

  汽车厂商

  成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领导者”,他表示,这一雄心壮志将需要英伟达提供大量昂贵的处理器来构建其基础设施。

  在今年4月特斯拉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表示,到今年年底,这家电动汽车公司将把h100(英伟达的旗舰人工智能芯片)的活跃数量从3.5万辆增加到8.5万辆。几天后,他在X上的一篇文章中写道,特斯拉今年将在“联合训练和推理人工智能”上投入100亿美元。

  但由英伟达高级员工撰写并在公司内部广泛传播的电子邮件表明,马斯克向股东夸大了特斯拉的采购情况。来自英伟达员工的信件还表明,马斯克将一大批为特斯拉保留的人工智能处理器转移到了他的社交媒体公司X(前身为Twitter)。

  周二上午消息传出后,特斯拉股价下跌约1%。

  马斯克命令英伟达(Nvidia)让私人控股的X公司排在特斯拉前面,将特斯拉收到的超过5亿美元的图形处理单元(gpu)订单推迟了几个月,这可能会导致特斯拉推迟建造超级计算机的时间。特斯拉表示,开发自动驾驶汽车和人形机器人需要超级计算机。

  英伟达去年12月的一份备忘录称:“埃隆优先考虑在X和特斯拉部署X H100 GPU集群,将原本计划交付给特斯拉的12k H100 GPU重定向到X。”“作为交换,原定于1月和6月订购的12k H100的原始X订单将重新定向到特斯拉。”

  英伟达最近在4月底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马斯克对特斯拉第一季度电话会议的评论“与预订量相冲突”,他4月份在X上发布的关于100亿美元人工智能支出的帖子也“与预订量和2025财年预测相冲突”。这封电子邮件提到了特斯拉正在进行的大规模裁员的消息,并警告说,裁员可能会导致特斯拉德克萨斯州超级工厂的“H100项目”进一步推迟。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CNBC)从这些电子邮件中了解到的新信息,突显了马斯克与一些激动的特斯拉股东之间不断升级的冲突,这些股东质疑这位亿万富翁首席执行官是否在履行他对特斯拉的义务,同时还经营着其他一系列需要他关注、资源和大量资本的公司。

  英伟达的一位发言人拒绝对本文发表评论。马斯克以及X和特斯拉的代表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批评人士说,马斯克只是特斯拉的兼职首席执行官,而特斯拉是他财富的绝大部分来源。马斯克还是航空航天公司SpaceX的首席执行官,脑机接口初创公司Neuralink和隧道企业the Boring Co的创始人。他还拥有X,他在2022年底以4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X,当时它还叫Twitter。2023年,他创办了自己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

  X和xAI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去年11月,马斯克在一篇关于X的帖子中写道:“X公司的投资者将拥有xAI 25%的股份。”此外,据CNBC了解,xAI还使用X数据中心的一些容量来运行其聊天机器人Grok背后的大型语言模型的一些训练和推理。

  马斯克将Grok(原名Truth GPT)定位为一个政治上不正确的聊天机器人,具有“叛逆倾向”,可能成为OpenAI ChatGPT和其他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竞争对手。

  虽然马斯克在他的许多企业中徘徊,但特斯拉的股东有理由担心。该公司正处于令人不安的销售下滑之中,部分原因是其电动汽车阵容老化,竞争加剧。根据Axios Harris Poll 100的调查,特斯拉在美国的声誉也受到了影响,该调查将部分下滑归因于马斯克的“滑稽动作”和“政治咆哮”。

  今年以来,特斯拉的股价下跌了29%。

  Why Tesla is losing share in Europe

  马斯克没有讨论电动汽车销售或特斯拉正在进行的大规模重组,而是鼓励投资者关注他多年来一直承诺但尚未交付的未来产品。其中包括将现有汽车变成自动驾驶汽车的人工智能软件,可以为车主赚钱的专用机器人出租车,以及无人驾驶交通网络。

  “如果有人不相信特斯拉会解决自动驾驶问题,我认为他们不应该成为该公司的投资者,”马斯克在4月份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们会的,而且我们已经做到了。”

  他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特斯拉需要大量英伟达的gpu,这些gpu专门用于人工智能训练和工作负载。由于谷歌、亚马逊、meta、微软、OpenAI等公司的需求飙升,这些芯片的供应有限。

  英伟达目前是全球市值第三大的公司,市值达2.8万亿美元。该公司表示,很难跟上需求的步伐。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5月份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在云服务提供商和开发人工智能模型的公司之间,客户“正在消耗市场上所有的GPU”。此前,这家芯片制造商公布了连续第三个季度收入增长超过200%的业绩。

  在2月份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黄还表示,英伟达尽最大努力“公平分配,避免不必要的分配”,并补充说,“为什么要在数据中心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分配一些东西呢?”

  在提到已经使用英伟达下一代Blackwell平台的客户时,黄在5月的电话会议上提到了xAI,以及地球上最大的六家科技公司和特斯拉。

  马斯克喜欢吹嘘他在两家公司的基础设施支出。

  在特斯拉,马斯克承诺将斥资5亿美元在纽约州布法罗建造一台“Dojo”超级计算机,并在该公司位于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工厂建造一个“超密集、水冷式超级计算机集群”。这项技术可能会帮助特斯拉开发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所需的计算机视觉和法学硕士。

  在xAI,该公司正在与OpenAI、Anthropic、谷歌和其他公司竞争开发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马斯克还寻求在北达科他州建立“世界上最大的GPU集群”,根据英伟达2月份的一份内部邮件,该集群将于6月上线部分容量。

  该备忘录描述了“马斯克的命令”,即到2024年底将所有10万个芯片提供给xAI。它指出,xAI Grok背后的LLM依赖于亚马逊和甲骨文的云基础设施,X提供额外的数据中心容量。

  The Information之前报道了xAI数据中心野心的一些细节。

  5月26日,xAI宣布完成了一轮60亿美元的融资,领投者多为马斯克收购Twitter的投资者。该公司成立于2023年3月,但特斯拉当时没有披露其成立情况,直到4个月后,马斯克才公开介绍了这家初创公司。

  虽然马斯克多年来一直表示特斯拉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者,但他在1月份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在进一步推动该方向之前,他希望对公司有更多的控制权。

  “我对把特斯拉发展成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领导者而没有25%的投票权感到不安。足够有影响力,但又不足以让我被推翻,”他在帖子中说。

  特斯拉最新的代理文件显示,马斯克拥有该公司20.5%的流通股,这一数字包括马斯克获得的期权,这是他2018年前所未有的CEO薪酬计划的一部分。特拉华州一家法院已下令撤销赔偿。审后程序正在进行中,可提出上诉。

  马斯克在1月份的帖子中说,如果他无法达到他想要的所有权标志,他“更愿意在特斯拉之外制造产品”。他已经在xAI这样做了。

  马斯克当时的言论激怒了一些长期看好特斯拉的人,包括该公司最大的零售股东利奥·科根和格柏川崎公司的罗斯·格柏,后者称马斯克的要求是“勒索”。

  股权诉讼集团(Equity Litigation Group)的证券诉讼律师乔尔·弗莱明(Joel Fleming)表示,马斯克让他的私人公司在采购关键硬件方面领先于特斯拉,这让他的利益冲突变得很明显。

  弗莱明说,“当像马斯克这样的人是多家公司的受托人时,法律承认这会产生冲突。”“如果你对两家或两家以上在同一领域竞争的公司负有信托责任,你最终可能会把企业机会从一家公司转移到另一家公司。”

  弗莱明经常在股东纠纷中代表上市公司投资者,他说,在这种情况下,其他高管将处于做出决策的最佳位置,而那些有冲突的高管应该弃权。

  “从历史上看,这不是马斯克为自己选择的道路,”弗莱明说。

  马斯克并不羞于将公司资源整合到自己的公司中。

  例如,在收购Twitter之后,马斯克从特斯拉招募了数十名Autopilot软件工程师以及其他技术和行政人员,帮助他对公司进行彻底的改革。一些员工甚至同时为马斯克的两家公司工作。

  在xAI,马斯克还从特斯拉吸引了一些员工,包括机器学习科学家伊桑·奈特(Ethan Knight),以及至少四名前特斯拉员工,他们在加入这家初创公司之前曾参与过自动驾驶仪和大数据项目。

  一位前特斯拉供应链分析师告诉CNBC,马斯克一直认为他的公司是他个人形象的延伸,他相信他可以对他们做任何他想做的事。为了讨论敏感问题,这位分析师要求不具名。其中包括特斯拉2016年收购SolarCity,他是SolarCity的董事长和大股东。

  然而,该人士表示,考虑到英伟达技术的稀缺性,将大量芯片从特斯拉转移到X是极端的。这一决定意味着这家汽车制造商愿意放弃宝贵的时间,这些时间本可以用来在德克萨斯州或纽约建立超级计算机集群,并推进其自动驾驶软件和机器人背后的模型。

  观察:英伟达是一家独大的公司

  Nvidia is a 'one-of-one company,' says FirstMark's Rick Heitzmann

喜临门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