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5 04:27来源:本站
巴黎——自从美国队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赢得最后一枚奥运会举重金牌以来,一代美国人一直试图将危险的重物举过头顶,但都未能超越对手。
现在,近四分之一个世纪过去了,这场干旱似乎将在周五结束,通过一个21岁的田纳西州人的粉笔手。奥利维亚·里夫斯(Olivia Reeves)在奥运会预选赛中获胜后,进入了157磅级的举重比赛,成为排名第一的举重运动员和金牌热门选手。
在这项充满了“不付出就没有收获”的励志名言的运动中,里夫斯的不寻常之处在于她是如何来到这里的。她没有在健身房苦练无数个小时,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登上了国际举重的巅峰。
她的训练时间是其他世界级举重运动员的一半。
换句话说,她举重的秘诀不是举重。
例如,在周三举行的男子134磅举重比赛中,包括铜牌得主美国人汉普顿·莫里斯(Hampton Morris)在内的前三名选手说,他们每周至少举重六次,每次不少于15小时。美国队教练迈克·加顿(Mike Gattone)说,2000年的美国冠军塔拉·诺特-坎宁安(Tara Nott-Cunningham)每周训练七到八次,每次训练90分钟到两个小时。
但里夫斯一周只提四次。三个疗程是两个小时。第四个是90分钟。总共一周只有7.5个小时。
“这对这个级别的人来说很不寻常,但对我来说很管用,”她说。
里夫斯让每一次训练都很有意义,让它们变得很激烈,举起了她能承受的最大重量的90%。间歇充足的休息能让她保持精力充沛。
她说:“当你经常训练时,你不能经常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因为当你的运动量很大时,你真的会很累。”
这种方法并不是个人的怪癖。这是有证据支持的。
“这与你举起多少次无关,”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田径运动应用体育科学主任约翰·德威特(John DeWitt)说。“关键是你能举起多少,举起的强度。”换句话说,相对于在较轻的重量下进行较多的训练,肌肉对较少但更具挑战性的训练反应更好。
休息也很重要。德威特说,人们在举重时不会变得更强壮,而是在恢复过程中,当他们的身体适应了施加在他们身上的负荷。
这些数据不仅仅来自地球上举重的人。还有来自地外的证据。
作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运动科学家,德威特观察了宇航员从国际空间站返回时的骨骼和肌肉流失情况,尽管他们在空间站上使用了跑步机和负重训练机。
因此,科学家们提高了锻炼强度,把最高时速7英里的跑步机换成了最高时速12.4英里的跑步机——不到5分钟跑一英里。一种新的称重机将阻力增加了一倍,达到600磅。德威特说,结果是:宇航员回来后总是身体更好。
这项研究支持了里夫斯的训练计划。但她的教练并没有让她锻炼肌肉。他害怕把他最好的学生赶走。
里夫斯从四年级开始在父母位于田纳西州查塔努加的综合健身房里练习举重。三年后,她开始认真对待这个问题,开始与史蒂夫·福尔(Steve Fauer)合作,后者有几十年的经验,是在反复试验中磨练出来的。
特别是错误。“我可能是世界上最愚蠢的教练,”福尔说。
多年来,这位内布拉斯加大学(University of Nebraska)的前力量教练经常看到有前途的年轻举重运动员走进他的健身房。然后,在每周9次的训练中进行300到500次的训练后,他们就离开了,再也没有回来。
“你可以看到孩子们被殴打,但我会继续推动,因为这是每个人都在做的,”他说。“我应该做的是后退。”
所以和里夫斯在一起,他优先考虑的是保持乐趣。一开始是每周三次。当她顺利通过青少年比赛时,他们又增加了第四个。他们观察她的病情是否会停滞不前。
结果没有,所以养生法就坚持了下来。“当我一周训练四次得到同样的结果时,我为什么要一周训练九次呢?”能力说。
里夫斯在4月份的举重世界杯上创造了个人最好成绩。她在抓举中举起了260磅,抓举包括一次将杠铃举过头顶,在两阶段的挺举中举起了331磅。
“少即是多”的方法让她可以一边在查塔努加的田纳西大学学习社会学一边训练。今年12月毕业后,她正在考虑攻读公共卫生专业的硕士学位。
让美国队高兴的是,她说她相信自己可以在每周挤出7.5小时举重时间的情况下继续追求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