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时差反应:解决长期的旅行问题

2024-08-10 06:42来源:本站

  

  

  1970年9月,英国《金融时报》刊登了一篇令商务旅行者不安的报道。

  这篇文章是关于报纸所说的“所谓的时差”,它揭示了一项针对14名从伦敦飞往旧金山再返回的志愿者的实验,结果令人不快。

  科学家从豚鼠身上收集了大量的测量数据,并收集了50加仑的尿液,得出的结论是,在长达5天的飞行中,这些飞行员的表现“明显受到了影响”。这些旅行者最多要多花20%的时间才能做出决定,这让人担心他们在谈判桌上可能显得软弱无力。更糟糕的是,似乎看不到治愈的办法。

  我是在上周发现这个故事的。当时,从澳大利亚飞往伦敦的23个小时的航班上,时差带来的阴霾让我想知道,研究人员研究这个乏味的问题已经有多久了,他们是否更接近于找到一个像样的解决方案。

  答案和我预料的不太一样。正如1970年英国《金融时报》的那篇报道所示,科学家们花了50多年时间研究人体在高速跨越多个时区时会发生什么。

  在这段时间里,人们在了解时差反应的根本原因——生物钟紊乱——以及如何解决时差反应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最有希望的解决方案与光线有关,它是昼夜节律的关键调节器,使我们在大约24小时的时间里保持警觉或昏昏欲睡。

  如果任其发展,身体每跨越一个小时的时区就需要大约一天的时间来适应长途飞行,这意味着像我这样从澳大利亚飞来的旅行需要一周多的时间才能恢复过来。

  但研究人员现在知道,在飞行前、飞行中和飞行后的适当时间暴露在光线下,系统重置得更快。他们的研究结果被用于开发大量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和在线计算器,这些应用程序和计算器理论上可以帮助飞行员计算出获得光照或黑暗的最佳时间。

  实际上,几乎没有人使用这些东西。2020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澳大利亚航空公司(Qantas)航班上,460名乘客中只有1人使用时差应用程序,只有一半的人去户外适应新的时区。另一项研究显示,即使是精明的国际商务旅行者也会从互联网、同事、家人和朋友那里寻求时差反应的帮助,而不是计算器。

  两项研究的作者之一、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Sydney)的余孙斌博士(Dr Yu Sun Bin)上周告诉我:“很难将我们从昼夜节律生物学中了解到的东西付诸实践。”

  我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因为我试过几个时差计算器。你需要有钢铁般的意志,才能听从他们有时很复杂的建议,比如,在悉尼的第一天,下午4点半以后在黑暗中呆上3个小时,或者在三天后的午夜记得在阳光下呆上3小时。

  8年前,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杰米·泽泽(Jamie Zeitzer)证明,睡觉时暴露在短时间的光线下比持续的光线更能重置生物钟。

  他的研究成果已被用于开发一种应用程序控制的带有LED灯的睡眠面罩,有望帮助缓解时差反应。但有一个问题:它的售价为298美元(合453美元)。

  我无法想象要进行这么大规模的投资,所以当我问泽策如何处理长途飞行时,他的回答让我松了一口气。

  “我不反对给自己注射镇静剂,”他说。他补充说,安眠药可能并不完美,但对于那些缺乏终极帮助的人来说,安眠药确实有助于克服加剧时差反应的疲惫。

  Zeitzer还建议旅行时要小心喝咖啡。当陌生的环境让你难以入睡时,一个在家里没什么作用的杯子可能会在路上造成严重破坏。但他关于避免时差反应的关键建议又回来了——找一个有信誉的应用程序,它可以告诉你什么时候需要时差反应,什么时候不需要。

  我怀疑需要一种更系统的方法。人们应该更广泛地了解获得正确剂量的光照或光照的重要性。航空公司可以在订票时提供时差指导。雇主也可以给出差的员工提供类似的建议。最终,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了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没有更好地利用它似乎是一种耻辱。

  金融时报》

喜临门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